
中医看诊时讲究“望闻问切”,除了号脉,还会仔细观察患者,并询问一些问题,因为有的表现能反映人身体上的病位、病情。
在中医看来,一个人是否健康主要与10个方面有关。《生命时报》采访专家,解读中医眼中的健康标准。
受访专家
睡得实不实
建议
如果睡眠无法达到上述标准,应及时干预。注意按时上床睡觉,最好不要晚于23点,睡前少进食,尽量不躺在床上玩手机。如长期无法睡好觉,需就医寻求帮助。
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是人的七种情志,如果七情过度,可能伤及脏腑。所以中医有过喜伤心、过怒伤肝、过于忧虑伤脾、过悲伤肺、惊恐伤肾的说法。
建议
学会减压放松,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日常生活中可尝试进行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等放松技巧,也可与亲朋好友多分享心情,寻求心理支持。
心气平不平
俗话说,人活一口气。在中医看来,气顺则百病不生,气逆则诸疾生焉,很多名医都认可“心平气和为良药”的说法。
建议
心烦意乱、心气不平时,可按揉太冲穴(足背第1、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)或三阴交穴(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)缓解,每次3~5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度。
吃得香不香
建议
气温转凉,饮食宜温和,不吃或少吃各种生冷寒凉的食物。胃不好的人要少吃辛辣、刺激的食物。吃饭细嚼慢咽,吞咽食物不能过多过快。
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粗粮,腹胀者少吃大枣、大豆、红薯等胀气之品,也不要长期喝粥或吃软烂面食。
二便畅不畅
建议
如果大便有频次、便质、便感异常,小便频次、尿量、便感异常,就属于二便异常,需及时检查揪出病因。
面色润不润
中医将面色视为气血盛衰的“晴雨表”,脏腑功能良好、气血充足,则面色红润,气血亏虚则面无光泽。另外,“发为血之余”,头发的润泽程度也与气血密切相关。
建议
补养气血,临床最常用的药食同源之品有红枣、枸杞、山楂等,建议常吃;平时要少吃寒凉食物,养好脾胃;多晒太阳,补充阳气,阳气足了气血就会得到改善。
双目亮不亮
建议
双目闪亮、炯炯有神,说明精力充沛、身体健康,反之则要查找病因、及时干预。
长期对着电子屏幕的人群,要有意识地多让眼睛休息,减少熬夜。可适当多吃胡萝卜、玉米、西红柿、西兰花等黄绿色食物,含有丰富的叶黄素,有助保护视力。
步态稳不稳
建议
平时可以多吃些黑豆、黑芝麻补肾气,配合太极拳等运动,慢慢养好肾气。
另外,有些行走不稳可能是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,这类人需及时就医。
腰背直不直
建议
平时饮食要均衡营养,注意调养脾胃,尽量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,气血生化有源,身体才有“后盾”。
多晒晒背,有助汲取自然界的阳气益气、活血。下午3~4点,到室外晒半小时即可。平时注意后背保暖,秋冬季可穿个小马甲,夏季开空调不要直吹背部。
脉搏齐不齐
脉为血之府,贯通全身,脏腑病变往往反映在脉上。有时,疾病症状还未充分显露,脉象就已发生了变化。
建议
正常的脉象从容和缓、不浮不沉、不迟不数、不细不洪、节律均匀、应指有力。相反,则提示内里有病迹,应及时对症治疗。▲
责编:范海凤
一审:袁晓军
二审:郑玉波
三审:尹青山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